DL T 1034-2006 135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导则
ID: |
8BD83134A799491C948475F90A68FD81 |
文件大小(MB): |
5.98 |
页数: |
46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8-16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27.100,F23 I,备案号:19466-2007 DL,中华人民共和电カ行业标滙,DL/T 1034 — 2006,70910,135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导则,Guide for 135MW grad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operation,2006-12-17 发布2007-05-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,DL/T 1034 — 2006,目 次,70910,前言.. H, 范围.. 1,2规范性引用文件. 1,3 总则.. 1,4锅炉机组启动1,5锅炉机组运行. 5,6锅炉机组停运.. 8,7主要辅助设备运行. 9,8事故分析与处理.. 16,9锅炉设备试验. 24,附录A (资料性附录)基本图纸和资料.. 31,附录B (资料性附录)锅炉设计规范. 32,附录C (规范性附录)锅炉汽水质量标准 42,DL/T 1034 — 2006,刖 百,本标准是根据《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》(发改办,工业[2003] 873号文)的安排编写的,本标准的附录A、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,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,本标准由中国电カ企业联合会提出,本标准由电カ行业电站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,本标准起草单位:江西省电カ科学研究院、中国电カ企业联合会科技服务中心、广东电网公司电カ,科学研究院、华电淄博热电有限公司、山西电カ科学研究院、四川电カ试验研究院、山西大学工程学院、,西安热エ研究院有限公司、大唐保定热电厂、河南蓝光环保发电有限公司,本标准起草人:陈念祖、郝继红、黄海涛、孙超凡、钊建民、蔡新春、袁杰、刘锁清、党黎军、孟,景义、程昌业、颜正、王大军、焦安福、张红军,II,DL/T 1034 — 2006,135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导则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在役135MW级循环流,运行、停止、维护、锅炉试验、事,本标准适用于135MW级彳,量400t/h.5OOt/h)及主要辅机设备的启动、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中的条,修改单(不包括勘,是否可使用这些文,GB/T 5468,GBAT8174,GB/T 10184,GB 13223,GB" 1393,GBb 1650,DL/T 461,DL 469,DL612,DL647,DL/T 934,DL/T 956,DL/T 964,3总则,级的循化床锅炉可参照使用,照附衆程,求参见附录B,i版本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,站锅炉性能试,电厂大气污染,除尘器性能,流化床,标准,与处理的原则.,;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。凡是法日期馥引用文件,其随后所有的,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”,烟尘测试方法,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,定式锅炉建造规鉴丒,《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ガ导则,站锅炉风机现场试验麟,カ工业锅炉压カ容器监察规程,綴而,鼓励本株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,其最新版本用用,发电厂保温工程热态考丒核测试与评僚规程,电厂停(*)用热カ设备防锈蚀.则,床锅炉性能试验规程,3.1本标准对135MW级循环流化床縦炉运行具有通用性和性,各教用单位可根据本标准和制造厂,技术文件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,3.2锅炉使用单位应要求制造厂, 设计院提供包括锅侬、主要参数、燃料特性、灰渣特性、,热平衡、锅炉主要部件及辅机等的制造及衝,4锅炉机组启动,4.1 启动条件,4.1.1 基本要求,4.1.1.1 燃煤、燃油(燃气)、除盐水储备充足,且质量合格,4.1.1.2 床料储备充足,其粒度及成分应符合制造厂家的要求,4.1.1.3 各类消防设施齐全,消防系统具备投运条件,4.1.1.4 大、小修后的锅炉,所有热カ机械工作票已注销,临时设施已拆除,冷态检查验收合格,4.1.1.5 工作电源可靠,备用电源良好,DL/T 1034 —2006,4.1.1.6 DCS系统及其他主要程控系统、仪表具备投运条件,4.1.1.7 锅炉内衬材料按要求检査验收合格,4.1.1.8 现场照明及事故照明、通信设备齐全良好,4.1.1.9 地面平整,楼梯及通道畅通、无杂物,各种标志齐全清晰,4.1.1.10 防雨、防冻、防风设施齐全良好,4.1.2 启动前的检查,4.1.2.1 本体及尾部烟道检査:,a)对锅炉炉膛、回料阀等部位进行检査,确认出渣口和回风口畅通、布风板风帽完整无堵塞、内,部无渣块和杂物,床温、床压测点完整、指示正常:对水冷风室、过热器、再热器、省煤器、,空气预热器、旋风分离器、烟道、炉顶等部位进行检査,确认内部无渣块和杂物,温度、静压,指示正常,b)汽包的吊挂装置、本体刚性梁完整牢固,炉墙完整,c)所有人孔、看火孔、检査孔等完好,确认内部无人后关闭,d)汽包水位计完好清晰,刻度正确并投入,e)安全门可靠,无卡涩现象,并投入,f)膨胀指示装置完好,刻度清晰,g)燃烧器完整,调节装置灵活,指示正确,h)点火装置及系统完整好用,电源投入,i)各燃烧器的风门良好,并处于吹扫位置,4.1.2.2 辅助设备及转动机械检査:,a)烟风系统的引风机、一次风机、二次风机等:,b)燃油系统;,c)厂用辅助蒸汽系统;,d)给煤系统;,e)压缩空气系统;,f)高压流化风系统;,g)除灰系统;,h)除渣系统;,i)卸灰系统;,j)吹灰系统;,k)石灰石系统;,I)飞灰再循环系统;,m)破碎设备;,n)床料补给系统,上述各辅助设备及转动机械己按本导则第7部分有关要求试运行合格,处于备用状态,4.1.2.3 管道检查:,a)汽、水、烟、风管道完整无杂物,保温完整,颜色和色环标志清……
……